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我国快递业拉动 包装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发布时间:2016/6/17 来源: 作者:
中国快递年业务量已跃居世界第一,由快递业拉动的下游包装产业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元,海量快递包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发社会关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过度包装”难防运输中损坏、使用可降解材料却成本高、回收快递垃圾动力不足等,行业仍面临“绿色难题”亟待破解。13日在杭州召开的“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业内人士和专家也就此展开热议。
  快递包装“大材小用”
  快递包装的确存在“大材小用”的现象。从事塑料包装研发的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彤旻表示:“快递包含大量的包装物,主要有纸箱,纸箱里面的缓冲袋、气泡袋,以及外包装的塑料薄膜,这些到消费者手中时便成为废弃物。”然而,如果不多塞点填充物,运输途中出现损耗,商家又担心面临差评。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首份《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4年共消耗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20年全国的快递总量将达到500亿件,大约包含200亿的塑料袋以及70亿的气泡袋,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
  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
  目前,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递行业“大行其道”,而这些包装材料到消费者手里往往变成了废弃品被丢弃,回收率低。“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避免现实问题——成本。”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买单?”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说:“绿色的快递包装使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成本问题。国家对快递行业发展也十分关注。但目前,对快递业、电商的包装规范标准、指导意见还没有明文规定,作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
  12日,国内外32家知名物流企业在会上成立绿色联盟,推动物流业向低排放、无污染、可循环发展,并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替换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同时通过使用新能源车辆、可回收材料等举措,争取达成行业总体碳排放减少362万吨。
上一篇:物流业新形态:转向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下一篇:中国航空快递业“逆风起飞”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316 

电子邮箱:631398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