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
|
我国快递业拉动 包装产业规模超百亿元 |
发布时间:2016/6/17 来源: 作者: |
|
中国快递年业务量已跃居世界第一,由快递业拉动的下游包装产业规模已经超过百亿元,海量快递包装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引发社会关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过度包装”难防运输中损坏、使用可降解材料却成本高、回收快递垃圾动力不足等,行业仍面临“绿色难题”亟待破解。13日在杭州召开的“2016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业内人士和专家也就此展开热议。
快递包装“大材小用”
快递包装的确存在“大材小用”的现象。从事塑料包装研发的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蔡彤旻表示:“快递包含大量的包装物,主要有纸箱,纸箱里面的缓冲袋、气泡袋,以及外包装的塑料薄膜,这些到消费者手中时便成为废弃物。”然而,如果不多塞点填充物,运输途中出现损耗,商家又担心面临差评。
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首份《中国快递领域绿色包装发展现状及趋势报告》显示,2014年共消耗约140亿张快递运单、20亿条编织袋、55.84亿个塑料袋、21亿个封套。根据相关部门统计,到2020年全国的快递总量将达到500亿件,大约包含200亿的塑料袋以及70亿的气泡袋,对环境产生更大的压力。
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
目前,不可降解材料仍在快递行业“大行其道”,而这些包装材料到消费者手里往往变成了废弃品被丢弃,回收率低。“我相信绿色、环保的材料,是每一家物流公司都希望去做的。但是无法避免现实问题——成本。”菜鸟网络CEO童文红表示,“我们做过分析,一只不可降解的塑料袋是8分钱,一只可降解的塑料袋价格是它的4至5倍。谁来为这些环保材料买单?”
中国快递协会副秘书长杨骏说:“绿色的快递包装使用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经济成本问题。国家对快递行业发展也十分关注。但目前,对快递业、电商的包装规范标准、指导意见还没有明文规定,作为世界第一快递大国,须加快向绿色快递转型。”
12日,国内外32家知名物流企业在会上成立绿色联盟,推动物流业向低排放、无污染、可循环发展,并承诺到2020年,替换50%的包装材料,填充物替换为100%可降解绿色包材。同时通过使用新能源车辆、可回收材料等举措,争取达成行业总体碳排放减少362万吨。 |
上一篇:物流业新形态:转向全产业链金融服务 |
下一篇:中国航空快递业“逆风起飞” |
|
|
|
活动发布 |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
 |
分会服务 |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