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世界经济怎么了?我们怎么办?
发布时间:2017/9/15 来源: 作者:

  在新的技术革命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以及价值分工体系没有形成前,全球经济总体上不可能出现类似过去很高的增长速度,这就需要通过各自战略的对接、结构性改革、政策协调等在新的全球体系当中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中阿博览会等国际会议的召开,彰显出我国包容、对外开放等大国风范。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依然存在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


  经济复苏下的机遇与挑战

  在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上,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受到正在开辟的第二个十年充满机遇与挑战,也充满希望。因为在过去的近十年中,大家已共同携手应对了金融危机。如今最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从2016年开始,全球经济开始走向明显复苏的轨道。

  发达国家,尤其是以美国为首的经济进入了复苏的轨道。2015年美联储纷纷对利率相关业务部门加薪,2016年也在进行加薪调整,今年上半年已经加薪两次,这些都预示着经济开始复苏。欧洲经济、日本经济也开启复苏新周期。如今,世界经济位于一个新的周期起点上,这个周期未来要延续十年时间,所以我们正好赶上。 

  但值得一提的是,未来十年所面临的挑战和过去的十年是不同的:过去的十年主要是在应对金融危机,以G20为核心——作为国际经贸合作的首要平台,共同应对挑战,以促进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的增长。此外,各国加强了政策的沟通和战略的对接,以及互联互通。这种国际贸易的合作在2016年以前,连续五年时间,特别是贸易投资的增长是明显的,这在过去的几十年是很少见的。

  本世纪初的十年国际贸易是蒸蒸日上,红红火火。但是在2016年出现了变化,如2015年底全球石油价格差不多是28美元/桶,到了去年年底的时候翻了一倍,如今保持在50美元/桶左右。因为全球的能源供给是充分的。由于液压油气开发成本的大幅下降,差不多在40美元/桶。这一方面对于石油能源资源出口的国家,如巴西、俄罗斯等国或是直接受益的,还包括产油的成员国;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或工业化国家,如对中国这样的能源消耗国来说,成本相对比较合理,也是一个好消息。

 

  国际大事件背后的经济变动

  在全球经济中,我们能看到各种“硝烟弥漫”,尤其是投资贸易保护主义非常严重。这导致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抱有质疑。如从2015年6月开始,英国脱欧、意大利宪法公投等让世界经济一时“硝烟”弥漫。再后来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宣布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巴黎协定》等,这些都标志着国际出现了一个拐点。

  2016年9月,G20峰会在杭州召开。在这个国际合作平台上,一个机制已经初步形成:从应对国际危机转向促进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并将联合国提出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作为G20峰会的重要历史使命。

  2017年5月中旬,我国成功召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我国高举新一轮全球化的大旗, 不遗余力地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因为在全球贸易投资保护主义下,我国为国际化新一轮的合作,提供了一个开放性、包容性的平台,以及公共产品。

  而刚刚结束的金砖国家厦门峰会接过新一轮全球化的大旗,但其又面临着新的挑战,即全球经济经济增长动能不足的问题。世界经济从2008年开始,到本世纪中叶,总体来看是一个下行的过程。经济全球化的上半场已在2008年结束,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以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的科技革命带动了全球产业科学化,也带动了全球产业的分工重新布局,以及全球化的规则体系的建立。而中国走在最前沿。特别是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机构的十年时间,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始终扮演着贡献者与参与者,推动甚至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发展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

  当然,我们也要处理好一些其他的问题,如两极分化的问题。在2016年9月的G20峰会上,我国将发展问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通过贸易的便利化来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品、资金、信息、人员以及各种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与资源的合理配置,这同时也是当前新一轮全球发展的源动力。但在新的技术革命没有出现新的突破,以及价值分工体系没有形成前,全球经济总体上不可能出现类似过去很高的增长速度,这就需要通过各自战略的对接、结构性改革、政策协调等在新的全球体系当中找准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在分享世界经济、新一轮全球化发展红利的同时,我国也为国际社会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 

  未来十年充满希望,充满机遇,可谓是黄金十年。2017年与以往相比已今非昔比,国际基金组织预测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会达到3.5以上,中国的经济增长会达到6.7-6.8,可以说中国未来的发展是充满潜力的。2017年我国第一、二季度的增长为6.9%,三季度达预计也会达到6.8,全年的经济增长会在6.7以上。

  因此,到2020年实现两个翻一番的战略目标是没有问题的;到2023年人均收入可达到1.2万美元(2016年达到8000美元,达到1.2万美元就意味着已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业),预计2027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所以现阶段我国发起了新一轮的对外开放,并用实际行动在努力践行。中国欢迎世界各国参与其中,分享中国市场的发展,同时尽力发挥各自的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共同发展,互利共赢。 

  【9月6日,以“构建陆空丝绸之路 深化国际物流合作”为主题的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国际物流合作洽谈会(以下简称“洽谈会”)正式召开。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总经济师徐洪才在洽谈会上以“借力‘一带一路’,拓展国际经贸合作”为主题发表了精彩演讲。以上内容根据徐洪才的演讲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标题为编辑添加。】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上一篇:2017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国际物流合
下一篇:运满满副总裁徐强:数字经济发展面临诚信与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316 

电子邮箱:631398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