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无论中国还是德国,乃至其他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
在城市货运方面也是如此,因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发展城市货运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如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改善环境。
改变物流货运方式
因为不同的货运运输形式会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所以,我们需要考虑各种物流货运方式,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逐渐形成低碳交通运输形式。
伴随着城市数量的增加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城市货运随之增加。据2014年德国交通运输领域细微颗粒物排放源统计,货运占全部细微颗粒排放的32.9%。鉴于此,德国在发展城市货运的过程中就会采取多种措施,比如改用环境友好型的货运方式,在内城建立多式配送中心,以转移运输方式等。
内城配送中心:以德国柏林为例,这里有一个集铁路、水运、公路为一体的内城配送中心,即货运中心,每年可以处理300-400万吨货物。这一多式联运的货运中心还改善了如今城市配送方面的基础设施。
城市配送中心:以哥本哈根为例,在这里,所有需要派送到老城区的货物都需要集中到一起,然后由一家配送公司使用电动车来统一派送,因此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微型物流中心:以汉堡为例,这里有三个微型物流中心,在市区有一个公共停车区域放置了四个集装箱,以提高周转效率。这与DHL等其他物流公司一样,效率比较高。
智能路线规划:如果我们能够智能规划送货线路,就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比如可以避免智能线路穿梭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
采用替代性燃料
德国还拥有一个气候友好型的货运,用替代性的燃料来改变传统燃料的使用。这样,德国就可以提高节能效率,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改善环境。
有调查显示,使用可替代燃料和驾驶系统,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便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的邮政公司就是使用电动车派送信件及小型包裹,如今电动车数量已经从1万辆增长到2万辆。
通力合作以共赢
低碳的城市货运需要所有参与方共同合作,以实现共赢。在汉诺威,所有参与方包括交管、交委、运输行业、物流企业、燃料企业等都参与了低碳物流城市解决方案。
政策支持不可或缺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绿色货运构想的实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如今,德国已有50多个城市设定了环保区域,通过政策性的发展和框架的制定以实现其目标。在土地综合利用和交通规划方面,也渗透了这种环保方法,并将城市规划、交通规划、运输规划等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环保的目标。
德国联邦环境署交通发展处代表马丁·施密特受邀出席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物流节,并在2017 物流全球论坛·领袖高峰论坛发表了题为《城市货运政策与规划经典案例分享》的精彩演讲。(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标题为编辑添加。)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转载须联系授权。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