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定时定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就热门话题答记者问。
《物流时代周刊》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截至2017年5月底,13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约9.7万亿元,开工56个专项、599个项目。
其中,交通运输重大工程,包括铁路、公路、机场、内河高等级航道、城际铁路网络,已开工2个专项、66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334亿元;现代物流重大工程,1个专项已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255亿元;城市轨道交通重大工程,已开工53个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026亿元。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主任、委新闻发言人严鹏程重点介绍了国家发改委近期出台的一些政策文件。他表示,为推进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发布了《关于促进市域(郊)铁路发展的指导意见》,并推出了近期实施的一批示范项目。
文件明确,强化规划衔接,以示范项目为抓手,充分调动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统筹既有铁路挖潜扩能改造和有序建设新线,着力扩大市域(郊)铁路公交化运营服务的有效供给。至2020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江中游、成渝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超大、特大城市及具备条件的大城市,基本形成市域(郊)铁路骨干线路,构建起核心区至周边主要区域的1小时通勤圈;其余城市群和具备条件的其他城市,启动规划建设工作。(来源:物流时代周刊 记者 昌校宇)
日前,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基础签署股权收购协议,同意通过股权款及专营费方式,以约10.7亿巴西币价格收购里约热内卢/加利昂国际机场(GIG机场)运营公司CARJ控股股东RJA不超过51%股权。虽然此次交易仍有待获得巴西及中国相关政府部门多项审议及批复,但这显然是海航基础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一步。
GIG机场是巴西第二大城市里约热内卢的最大机场,区位优势明显,具有独一无二的商业开发潜力。待项目获得政府批复正式落地后,此笔交易有望促进海航基础海外资源布局优化,对于其打开拉美基础设施市场亦具有重要意义。(来源:中证网 记者 任明杰)
7月17日下午,招商局集团与香港贸易发展局(以下简称“香港贸发局”)在香港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宣布双方建立策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会展论坛、商务考察、产业研究、商贸平台等领域开展合作,促进双方共同发展,更好地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招商局集团总经理李晓鹏与香港贸发局总裁方舜文会谈并见证签约,招商局集团财务总监付刚峰与香港贸发局助理总裁梁国浩代表双方签约。
在签约前的会谈中,方舜文感谢招商局一直以来对香港贸发局工作的支持。她介绍,从2015年始,香港贸发局把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作为重点工作之一,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金融、物流、贸易等领域的专业服务。招商局“一带一路”建设走在前列,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的园区很适合内地及香港的中小企业出海发展,香港贸发局计划今年10月组织香港企业到招商局投资的中白工业园考察。方舜文谈到,香港贸发局主办的首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邀请了集团董事长李建红作为名誉顾问,她希望今年能再次邀请到李建红参与。香港贸发局主办的“亚洲金融论坛”及“亚洲物流及航运会议”等活动很具影响力,她希望招商局未来也能参与。方舜文期待通过此次签约加深双方合作,共同制定稳定、长期的合作目标并逐一落实。(来源:招商局集团)
记者刚刚从厦门检验检疫局了解到,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厦门自2015年8月16日开出全国自贸试验区首条中欧(厦门)班列,近两年来成绩斐然。截至今年7月18日,中欧中亚(厦门)班列累计发运147列,共4055个40#集装箱,累计货值约21.44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济网记者获悉,中欧(厦蓉欧)班列共发运出口95列,进口2列,出口2663个40#集装箱,进口50个40#集装箱,进出口货值累计16.05亿元人民币;中亚班列共出口43列,进口2列,出口1240车,进口12车,共1252车,折合2504个20#集装箱,进出口货值累计约5.10亿元人民币;4月,首列中欧(厦门-莫斯科)班列开通以来,共出口5列,90个40#集装箱,出口货值2836万元人民币。7月8日,由福建省内开出的第一列直通欧洲的国际班列——中欧(厦门-汉堡)班列开行,预计7月份发运出口4列。
2017年以来,中欧中亚(厦门)班列陆续放“大招”,班列进一步增加发运的频率和班次,全年增长将不低于20%,为发挥厦门自贸片区腹地优势,保障班列顺畅通关,厦门检验检疫局利用厦门口岸入境电子闸口系统及总局中欧班列信息化系统,实现检验检疫、海关、铁路等部门的数据交换,充分发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平台优势,对班列货物实施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携手为中欧中亚(厦门)班列提供更好的通关环境。(来源:中国经济网 吴连眉 吴芳莉)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