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30日,第十四届中国国际物流节暨第十七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2017年亚洲物流双年展(以下简称“物流节”)在成都隆重举行。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中国快递协会会长高宏峰受邀出席,并在28日的2017物流全球论坛·全体大会发表了精彩演讲。
以下为高宏峰的演讲全文:
尊敬的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受邀参加2017年物流全球论坛,首先我代表中国快递协会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物流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古已有之。但近几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科技的进步,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不断地给物流业注入新的增长因素,激发物流业发展活力,使之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
大家回想一下几十年前,我们一般很少用“物流”这个词儿,那时候讲“物资”,如物资供销、物资运输。而如今但凡谈到经济相关话题,必谈物流。物流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重要行业,党中央国务院对物流业高度重视,几乎每年的两会都会对物流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融合渗透 相辅相成
我国的快递可以说衍生于邮政的寄递,起步较晚,至今也就是30年,但这30年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去年完成快件量超300亿件,业务量占全球40%,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去年全行业业务收入突破4000亿,快递行业支撑了40000亿的电子商务。换而言之,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于一身的快递业,有效地刺激了消费,促进了就业,拉动了经济发展进步。
快递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当中,日渐广泛、深入地与物流业相融合,快递业将自己的服务链条与物流业相衔接,为生产经营企业以及广大群众提供了精细的服务,如门到门、户到户的服务,快递业同样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的行业。个人认为快递和物流本质上不是两个行业,应该属于一个大行业。
近来,不少物流企业纷纷开展快递业务,而快递企业也在逐步向物流领域扩张,比如供应链物流。不难发现,原来有“异义”的两个行业相辅相成、相互支撑,撑起了整个物流行业的大格局。
把脉行业 以推动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
前面讲的主要是成绩,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自身的不足。相比全球发达国家,以及发达的物流企业来讲,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较为粗放,以物流运输为例,组织化程度还较低。再如当前全国公路货运运输车辆的空驶率多年徘徊在40%左右。这个数字带来的后果,大家可以想像。
如今,我国快递数量虽位居全球第一,但收益水平并不高,仅4000多亿人民币。而DHL、UPS、联邦快递等国际物流巨头,每个企业每年的收入都在600多亿美元。换而言之,几个企业的营收相当于我国全行业的收入水平,这个差距是比较大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分析。
今天全国物流精英都聚集于此,在这次论坛上大家一定会很好地为行业的发展进行把脉,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在这里我也有几点想法跟大家一起来探讨。
第一,需进一步推进物流业、快递业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升级。
物流行业的发展不但要追求量,更要追求质的提高,特别是快递业。2016年我国5家民营快递企业集中上市,标志着我国快递业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而且,上市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要注重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现在应该把“好”摆在前面。
第二,需适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新形势,积极推进物流企业与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接。
物流业需按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的要求、特点、规律来调整和完善业务流程,努力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第三,需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大好契机,加快物流企业“走出去”的步伐。
“走出去”有两层意思:一方面是企业自己要“走出去”;另一方面要服务好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所以我国物流业大有可为。当然其中问题很多,难点也不少。在这里我只谈一点,就是通关效率的问题。如今贸易量越来越大,物流企业要“走出去”,提高通关效率势在必行。建议大家认真思考研究、提出建议,也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认真研究,深化通关体制的改革,提高通关效率,为物流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我就讲这些,预祝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根据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发言人本人确认。)
来源:物流时代周刊,转载须联系授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