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联合发布《“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简称《合作设想》),提出我国将与沿线国家在推进海上互联互通、提升海运便利化水平、开展海上联合搜救等方面加强合作。
《合作设想》提出,加强沿线港口和国际海运合作,完善沿线国之间的航运服务网络,共建国际和区域性航运中心,通过缔结友好港或姐妹港协议、组建港口联盟等形式加强沿线港口合作,支持中国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沿线港口的建设和运营。加强与有关国家的沟通协调,围绕规范国际运输市场、提升运输便利化水平等方面紧密合作;支持北冰洋周边国家改善北极航道运输条件。
在海上联合搜救方面,我国将加强与沿线国信息交流和联合搜救,建立海上搜救力量互访、搜救信息共享、搜救人员交流培训与联合演练,提升灾难处置、旅游安全等海上突发事件的共同应急与行动能力。(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6月28日,北京商报记者从中国铁路总公司获悉,今年一季度,铁总净亏损58亿元,相比于去年一季度净亏损87亿元,额度已经大幅减少了33.3%。不过,虽然亏损额有所降低,但整体利润仍为由负转正。具体来看,铁总一季度货运收入774亿元,同比增长24.2%,客运收入760亿元,同比增长12.9%。业界分析指出,随着经济企稳向好,不断攀升的铁路货运量已经成为铁总营收主要来源之一,而过去几年已经出现好转甚至反超货运量的客运量,在一季度同比涨幅仅为货运量的一半。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客运量预期后续增长乏力,将成为未来铁总提高营收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实际上,铁总的客运量在较长一段时间都低于货运量,但也曾出现过反超。在去年上半年时,铁总货运收入累计1011亿元,但是客运收入已经达到了1353亿元,到了去年前三季度,铁总货运累计收入为1827亿元,而客运收入继续超过了货运,达到2170亿元。到了去年底,铁总的全年货运收入定格在2575亿元,客运收入则增长到2817亿元,同比增长12.4%。(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蒋梦惟 林子)
6月29日,四川泸州港与德国杜伊斯堡港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此次杜伊斯堡港与泸州港牵手,将配合“一带一路”倡议,服务杜伊斯堡与成都,重庆等地的西行与东行干线往返班列产品,强化两端铁路网络,发挥杜伊斯堡和泸州的枢纽优势加强班列的货源组织,建设中欧铁路货运主通道。
据悉,德国杜伊斯堡港在开发多式联运枢纽和港口及内陆口岸的仓储设施上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杜伊斯堡港是中国和中欧之间直达列车的中心枢纽。泸州港是四川自贸区建设中促进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的桥头堡。港口年吞吐能力现已达到百万标箱,远期规划为400万标箱。铁路专用线直通港区堆场,2016年集装箱铁水联运箱量位居中国内河港口第一。泸州港已列入国家开放口岸“十三五规划”,将建成为四川、云南、贵州三省的重要门户港之一。
“两港的深度广泛合作,不仅将助推提升德国与中国川滇黔渝结合部的贸易量,而且将开辟一条促进人员往来、资金流动、项目建设的新通道。”四川泸州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兢表示。(来源:中新网 邹立杨 汤雁)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