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从港口“窗口”看中国经济新气象
发布时间:2017/4/28 来源: 作者:

       来源:新华社(赵文君、郁琼源、韩洁)


       世界最大的集装箱轮巴拿马籍“商船三井成就号”近日在上海洋山深水港首航,这是世界上第一艘超两万个标准箱的超级集装箱船投入使用,刷新了上海港靠泊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运载箱量的纪录。

       港口被称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港口运行状况直接反映了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当前,港口经济正由传统货运业向航运服务产业集群发展,在结构性调整中寻求新的突破点和增长点。透过这一“窗口”,折射出中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发展轨迹。


       一季度生产实现开门红

       交通运输部统计,今年一季度,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9.9亿吨,同比增长7.6%,增速较去年同期、去年全年分别加快了5.2和3.9个百分点,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7.7%和7.3%。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71万标箱,同比增长7.2%

       其中,上海港保持了9.5%的高速增长,完成集装箱吞吐量935.32万标箱;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4亿吨,同比增长7%,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8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9.2%;青岛港外贸吞吐量同比增长6.8%。海铁联运同比增长24%,保持全国第一;广西北部湾港吞吐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累计完成吞吐量3492万吨,同比增长18.98%,其中集装箱完成45.12万标箱,同比增长11.9%。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6.9%,实现2015年第四季度以来的最高增速。”交通运输部水运局副局长姜明宝分析认为,一季度国内港口生产呈现回暖升温走势、实现开门红的背后,是受国内消费、生产、流通等领域持续升温及新航线开辟等因素影响,与一季度全国经济走势保持同步。

       姜明宝介绍,为支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未来5至10年,港口行业景气度较高,我国港口行业仍将持续平稳增长。根据交通运输部“十三五”时期港口集疏运系统建设方案,要重点推进港口集疏运铁路、公路连接线等建设,进一步提高港口辐射能力与服务水平。其中涉及长江经济带项目共有100多个,总投资约1000亿元。


       推进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受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等多方面的影响,我国港口发展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供给侧上。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指出,局部区域散货、油品等货种码头能力出现相对过剩的现象,同质化竞争较为激烈。伴随我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港口经济也同时走上供给侧改革之路。

       “去年南京港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1.01亿吨。”南京港集团副总经理李锦表示,目前港口面临结构性过剩、刚性成本持续上升、环境监管日益严格等因素。南京港集团积极调整功能布局,强化江海转运功能,逐步实现了重点货种、货主、区域市场的分工协作;建设配套深水化专业码头,推动老码头改造,对接南京滨江开发。

       通过整合航线资源,江苏沿江港口集装箱航线的布局更加合理。目前港口承担了江苏省90%的外贸进出口运输。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港口局副局长周志木说:“推进港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动对接沿海开发开放需求,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港口发展的第一要务,沿江港口已成为引导产业优化布局的主引擎。”

       招商局港口董事总经理白景涛认为,在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港口经济面对挑战,要在区域一体化、海外业务拓展及主业综合能力建设三方面谋求共赢增长。

       “借力自贸区平台,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不断取得突破。”上海市交通委航运处副处长屠伟峰介绍,近年来上海全力推动航运领域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不断创新优化口岸监管制度,口岸通关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探索港口绿色发展新模式

       深化供给侧改革要转方式调结构。当前,各地港口纷纷探索绿色发展新模式,加强港口基础设施绿色建设、提升绿色运营和绿色养护管理水平。

       在重庆朝天门码头,一艘客船缓缓驶入靠泊后,船员将连接码头岸电箱的电缆接入船上的配电箱中,清洁的岸电代替了船上的柴油机发电。

       据统计,重庆目前共有129个码头建有岸电供电设施,使用岸电的靠港船舶约占靠港船舶总数的60%;湖北宜昌港是长江干线港口、趸船岸电使用率达90%,2016年在三峡库区锚地又建成80个自助岸电接电桩位,可同时为80艘千吨级锚地待闸船舶提供安全可靠的清洁电能;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已经投资超过9000万元,建成9套高压岸电系统和290套低压岸电系统,在内河港口建成1900套小容量供电设施;上海已完成3套高压岸电设施建设任务,95%以上的内河码头已具备低压岸电供电设施,其中黄浦江游览码头已实现岸电设施全覆盖。

       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一些沿江港口正在推进绿色港口建设机制,实现运输船舶不违规排放油污水、船员不随意丢弃垃圾、液体危险化学品运输船舶确保不泄漏、推进内河船舶清洁能源应用。如浙江省开展的内河船舶水污染防治专项行动,杭州、嘉兴等多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实现了航区内的船舶油污水、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接收处理社会化运营。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

—————————————

物流时代【微信号:wuliushidai】

——中国物流业第一专业媒体平台!

杂志订阅:微信回复A

投稿:wuliushidai@qq.com

希望被采访报道、联系授权或广告投放,请加微信:495985977

上一篇:“和我一起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这其实是
下一篇:“和我一起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这其实是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316 

电子邮箱:6313987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