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收购CWT?
海航已评估全球市场的诱人投资机会以实现与现有业务(即物业投资业务及休闲/旅游业务)的互补,以进一步发展成为领先多元化国际投资公司。
CWT集团在物流服务分部有稳固市场地位,透过其工程服务、金融服务及商品营销服务分部而实现收入充分多元化。
收购事项符合海航的审慎投资及合理投资原则。作为其发展策略一部分,海航主要专注国际市场的并购机会。尤其是,海航物色物流地产、物流仓储、散装商品买卖、物流金融及物流运输设施等若干行业的并购目标,同时密切监察“一带一路”政策、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的经济贸易发展势态。
(1)凭借既有国际业务平台及管理团队确定及发展新商机
在逾45年,CWT集团已在物流服务、工程服务、金融服务及商品营销方面建立多元化全球业务。CWT集团的各个业务单元于其各自市场均有稳固地位,由有经验及知识的管理团队牵头进行。
收购事项将令海航能够同时从事物流、工程、金融服务及商品贸易业务,并在全球约90个国家有业务分布。收购事项完成后,海航相信经扩大集团可凭藉CWT集团的国际运作平台及海航的关系在全球各地获得及发展新商机,并为经扩大集团的未来业务发展提供稳固基础。
(2)成为领先物流公司,触角遍及全球
CWT集团在新加坡及国际市场侧重为商品、化学、海洋、餐饮及酒类及工业板块的利基市场提供综合物流解决方案。CWT集团经营及管理位于新加坡及全球有战略意义的毗邻关键运输枢纽及港口的仓库,截至2016年12月31日,有全球货运代理网络,连接约200个直达港及1,600个内陆目的地,由全球逾100个办事处及代理的广泛网络提供支持。
收购事项完成后,海航相信经扩大集团可凭藉CWT集团的经验及能力与海航的关系巩固其作为领先综合物流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地位,为全球范围的商品、海洋、化学、餐饮及酒类及工业板块的客户提供方案。
(3)进一步以大型优质房地产组合分散物业投资业务并提升服务及能力
CWT集团是新加坡仓库及物流房地产资产的最大拥有人及管理人之一。截至2016年12月31日,CWT集团于新加坡管理约10,300,000平方英尺自有及租赁仓储空间,包括约2,400,000平方英尺的在建宏大综合物流中心(预期于二零一七年上半年完成)。
CWT集团亦管理新加坡境外约6,100,000平方英尺的仓储空间。此外,透过其工程附属公司IndecoEngineers(Pte)Ltd,CWT集团为设施、车辆及设备提供众多管理及维护服务以及为物流设施提供“设计与建造”解决方案。
收购事项完成后,海航相信经扩大集团的物业投资业务将受益于CWT集团的优质房地产组合,并藉此机会进一步提升其物业及设施管理服务及物业开发能力。
(4)利用既有成熟商品贸易及金融服务平台
CWT集团的商品营销分部(透过MRIGroupPteLtd及其附属公司)为大型独立有色精矿及能源产品贸易商,在全球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CWT集团透过其金融服务分部提供金融经纪、结构性贸易及资产管理服务。CWT集团亦持有ARA-CWTTrustManagement(Cache)Limited(新加坡上市之CacheREIT的房地产信托基金管理人)的40%所有权权益。
收购事项完成后,海航相信经扩大集团将可更好利用CWT集团于商品营销及金融服务的现有能力,藉以开拓及发展供应链金融、金融服务及金融技术方面的新商机。
(5)更好地利用中国的“一带一路”政策
于2013年,中国政府制定“一带一路”政策,该政策由两个主要成分组成,即陆地方面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及海洋方面的“海上丝绸之路”。根据“一带一路”政策,预计由中国的400亿美元丝绸之路基础设施基金及注册资本1,000亿美元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对欧洲、中亚、南亚、中东及非洲的重大基础设施投资提供资金支持。预计基础设施投资的举措将是该等地区未来商品及物流需求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收购事项完成后,海航相信经扩大集团透过其既有成熟物流及商品贸易业务(有重大品牌价值、地域触角及稳固关系)将可更好地从该等有吸引力的行业动态中获益。此外,CWT集团目前在中国内地及若干其他全球地区仅有适当业务分布,但海航相信其有潜力进一步提升CWT集团于该等地区的业务,创造业务协同效益及提高经扩大集团的规模经济。
海航全球收购从未止步
近一年多来,海航几乎以每月一起的速度,在全球各地进行了令人目不暇接的收购,而且最近似乎有加速的趋势,收购金额已超300亿美元。以下为华尔街见闻的不完全统计。
1、2016年2月,海航集团以60亿美元收购了美国科技公司英迈(Ingram Micro)。
2、2016年4月,海航集团宣布以15亿美元收购瑞士航空服务公司佳美集团(Gategroup)。这是一家为航空公司提供餐食的企业。
3、2016年4月,海航集团宣布已达成协议,收购英国外币兑换运营商International Currency Exchange (ICE)。ICE是全球最大的零售货币兑换运营商之一。
4、2016年4月,海航集团旗下海航旅游集团宣布,该公司已达成协议,收购卡尔森酒店集团(Carlson Hotels) 100%的股权,以及后者持有的瑞德酒店集团(Rezidor Hotel Group, AB)51.3%的多数股权。
5、2016年7月,海航集团以28亿美元收购地勤服务集团瑞士空港(Swissport)。
6、2016年7月,海航集团以25亿美元收购在纽约上市的飞机租赁集团Avolon。
7、2016年10月,海航集团旗下的Avolon Holdings同意以100亿美元收购CIT Group Inc.的飞机租赁业务。
8、2016年10月,海航集团以约65亿美元,从黑石集团手中收购其持有的约25%希尔顿集团股份,将成为后者的最大股东。
9、2017年3月,据新浪援引媒体称,海南航空集团以880万元(130万美元)买下《财经》杂志的主管方“联办”80%的股权。据腾讯财经,实际出价远不止880万元。“是有媒体将注册资本金与收购价格混淆了。”
10、2017年3月,海航子公司再次投得香港启德一地块,耗资74.4亿港元,这是海航5个月内在香港启德区域投得的第四幅地块。据统计,海航过去短短5个月内已为香港地块豪掷272亿港元。
11、2017年3月,据美国媒体报道,海航集团正主导一项收购曼哈顿公园大道245号(245 Park Ave.)大楼的交易,总价值达22.1亿美元,为纽约摩天大楼交易中价格最高的之一。
12、2017年3月,中国海航集团在一个月后再度出手,增持德意志银行股份从3.04%至4.76%,成为仅次于持股近10%的卡塔尔政要和持股6.1%的贝莱德集团的第三大股东。
13、2017年3月,中国海航同意以4.46亿美元收购英国耆卫保险公司(Old Mutual Plc)旗下美国资产管理公司25%的股份。
结语:
一次又一次的收购案,巨额的收购资金,不禁引发联想,海航的主要资金来源为何?其营业情况如何?甚至有外界传言,其资金链断裂等。但,事实真相终会浮出水面。
资料来源为香港交易所、华尔街见闻、观察者网,物流时代周刊综合报道。
(文中观点不代表本账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