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分享到:
设为主页 | 联系我们
会员城市:
 资讯中心 > 物流资讯
重磅解读!2017年,看总理报告如何改变千万物流人
发布时间:2017/3/6 来源: 作者:


       3月5日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与物流业最相关热词与提及频率

一次提及“物流”

一次提及“快递”

一次提“电子商务”

一次提及“京津冀协同”

一次提及“中部地区崛起”

一次提及“西部大开发”

一次提及“优化能源结构”

一次提及“逆全球化”

一次提及“质量时代”

一次提及“品牌创建”

一次提及“陆上经济走廊”


两次提及“长江经济带”

两次提及“自贸区”

两次提及“营改增”


三次提及“城镇化”

三次提及《中国制造2025 》


四次提及“铁路”

四次提及“公路”

四次提及“服务业”


五次提及“新动能”

五次提及“一带一路”


六次提及“供给侧”

六次提及“结构性”


七次提及“实体经济”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向物流人说——

    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2016年,政府为物流业大环境发展做了哪些?


       9时03分,政府工作报告首先说明了2016年的整体经济发展环境。

       经济运行缓中趋稳、稳中向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4.4万亿元,增长6.7%,名列世界前茅,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改革开放深入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见成效。对外开放推出新举措,“一带一路”建设进展快速,一批重大工程和国际产能合作项目落地。

       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消费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拉动作用。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上升到51.6%。高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较快增长。

       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新兴产业蓬勃兴起,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泛开展,全年新登记企业增长24.5%,平均每天新增1.5万户,加上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每天新增4.5万户。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大环境下,有哪些物流业相关性较大的点?


       1、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全年降低企业税负5700多亿元,所有行业实现税负只减不增。


       2、着力抓好“三去一降一补”,供给结构有所改善

      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着眼促进企业降成本,出台减税降费、降低“五险一金”缴费比例.


       3、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国家加强战略对接、务实合作。完善促进外贸发展措施,新设12个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进出口逐步回稳。推广上海等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新设7个自贸试验区。除少数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领域外,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4、新动能快速成长

      强化创新引领,新动能快速成长。深入推进“互联网+”行动和国家大数据战略,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落实和完善“双创”政策措施。部署启动面向2030年的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支持北京、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新设6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5、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

       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新的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形成。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启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2017年,物流业将面临的发展大环境是什么?

       1、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产业政策要准、微观政策要活、改革政策要实、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政策思路,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加强预期引导,深化创新驱动,全面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2、“逆全球化”思潮抬头

       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发展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经济运行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


       3、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6.5%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以内.


       4、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

       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全年再减少企业税负3500亿元左右、涉企收费约2000亿元,一定要让市场主体有切身感受。


       5、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今年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2017年,与物流人最相关的国家经济战略重点有哪些?

       1、稳是大局

       贯彻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战略定力。稳是大局,要着力稳增长、保就业、防风险,守住金融安全、民生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底线,确保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在稳的前提下要勇于进取,深入推进改革,加快结构调整,敢于啃“硬骨头”,努力在关键领域取得新进展。


       2、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

       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通过简政减税、放宽准入、鼓励创新,持续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更好适应和引导需求。


       3、扩内需,找准发力点

       要围绕改善民生来扩大消费,着眼补短板、增后劲来增加投资,使扩内需更加有效、更可持续,使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4、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人力人才资源为支撑,加快创新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2017年,政府为物流业大发展会做哪些准备?

       1、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

       减少政府定价的涉企经营性收费,清理取消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违规收费,推动降低金融、铁路货运等领域涉企经营性收费,加强对市场调节类经营服务性收费的监管。继续适当降低“五险一金”有关缴费比例。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政策,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降低用能、物流等成本


       2、继续推进财税体制改革——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

       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简化增值税税率结构,今年由四档税率简并至三档,营造简洁透明、更加公平的税收环境,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3、抓好金融体制改革——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完善主板市场基础性制度,积极发展创业板、新三板,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


       4、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

要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为目标,形成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今年要基本完成公司制改革。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电力、石油、天然气、铁路、民航、电信、军工等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

       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抓紧剥离办社会职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推进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革试点。


       5、加强产权保护制度建设——保护企业家精神

激励人们创业创新创富,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使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对于侵害企业产权的行为,必须严肃查处、有错必纠。


       6、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

       促进电商、快递进社区进农村,推动实体店销售和网购融合发展。二要增加高品质产品消费。

       引导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更好满足消费升级需求。


       7、优化区域发展格局

       统筹推进三大战略和“四大板块”发展,实施好相关规划,研究制定新举措。推动国家级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创新发展。


       8、加快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引导分享经济发展

       全面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支持和引导分享经济发展,提高社会资源利用效率,便利人民群众生活。

       今年网络提速降费要迈出更大步伐,年内全部取消手机国内长途和漫游费,大幅降低中小企业互联网专线接入资费,降低国际长途电话费,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9、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

       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深入实施工业强基、重大装备专项工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中国制造向中高端迈进。

       完善制造强国建设政策体系,以多种方式支持技术改造,促进传统产业焕发新的蓬勃生机。


       10、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

       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建一批“双创”示范基地,鼓励大企业和科研院所、高校设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加强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支持,打造面向大众的“双创”全程服务体系,使各类主体各展其长、线上线下良性互动,使小企业铺天盖地、大企业顶天立地,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竞相迸发。


        11、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全面提升质量水平。广泛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健全优胜劣汰质量竞争机制。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12、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

       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陆上经济走廊和海上合作支点建设,构建沿线大通关合作机制。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高质量办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同奏合作共赢新乐章。


       13、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

       促进外贸继续回稳向好。落实和完善进出口政策,推动优进优出。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对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设立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支持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加快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

       促进加工贸易向产业链中高端延伸、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推广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全国通关一体化。增加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和国内产业加快升级。


       14、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外资准入,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大力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一步放宽服务业、制造业、采矿业外资准入。支持外商投资企业在国内上市、发债,允许参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在资质许可、标准制定、政府采购、享受《中国制造2025》政策等方面,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高标准高水平建设11个自贸试验区,全面推广成熟经验。引导对外投资健康规范发展,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15、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基本淘汰黄标车

       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基本淘汰黄标车,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汽车。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


       16、大力促进就业创业

       完善就业政策,加大就业培训力度,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今年高校毕业生795万人,再创历史新高,要实施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等计划,促进多渠道就业创业。


       物流人不妨借用本次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句话共勉:这是一个化蛹成蝶的转型升级过程,既充满希望又伴随阵痛,既非常紧迫又艰巨复杂,要勇往直前,坚决闯过这个关口!


物流时代周刊综合报道,转载须联系授权。



响应国家号召,顺应物流业发展新形势,《物流时代周刊》3月1日刊重榜解读《实体经济新刻度》,欢迎订阅《物流时代周刊》。 

—————————————

物流时代【微信号:wuliushidai】

——中国物流业第一专业媒体平台!

杂志订阅:微信回复A

投稿:wuliushidai@qq.com

希望被采访报道、联系授权或广告投放,请加微信:495985977


上一篇:交通运输部党组书记杨传堂:推进融合发展是
下一篇:图解:“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
活动发布


第十七届中国国际物流节
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
2022亚洲物流双年展

展会时间:2022年6月30-7月2日
展会地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支持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
    海关总署
    国家铁路局
    中国民用航空局
    国家邮政局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办单位: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联合主办:慕尼黑博览集团
支持单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举办地政府支持单位:
    厦门市商务局
    厦门市交通运输局

承办单位:
    北京界上传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物流时代周刊
    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

特别协办单位:
     国能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协办单位: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快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航运物流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多式联运分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一带一路分会
    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航务周刊
    物流+网
    北京界上供应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社团支持单位: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
    中国商业联合会
    中国对外贸易经济合作企业协会
    中国铁道学会
    中国公路学会
    中国航空运输协会
    中国船东协会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办公室
联系人:陆 莉            
邮箱:luli@jscmjt.cn
电  话:010-58678927


分会服务

建立城市物流合作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运输网络。

建立城市物流信息网。

建立城市物流国际窗口。

建立城市物流产业资金支持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统一市场体系。

建立城市物流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城市物流联席会议制度。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城市物流分会秘书处    京ICP备14016074号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曙光西里甲6号时间国际大厦A座5F 邮编:100028
联系电话:010-58678316 

电子邮箱:63139872@qq.com